可笑的是,有人甚至对公安部发出的A号通缉令提出了质疑,说什么“马加爵杀死的四个大学生中可能有人是国家某个领导人的亲戚。而公安就因为这个领导的存在,大力抓捕这个凶手,早点给领导一个交代!”这种无端的猜测,置四个被害人同是靠助学贷款维持学业的事实而不顾,大放獗词,使人不得不怀疑其居心何在。
纵览几大门户网站网友的跟帖,为马加爵大鸣不平的人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有的甚至为其临屏赋诗,大唱赞歌,把一个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一一杀戮的杀人魔王颂为英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性氓灭的悲哀。有位仁兄对马加爵更是萌发恻隐之心,他说道:“ 我非常同情马加爵,我也忠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给予他同情,当我听说一昆明女律师将免费为马加爵辩护的时候,我很激动,毕竟人间真情尚在。我希望她能尽最大力量帮助马加爵,我希望被害者的家人能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这个可怜的少年,我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马加爵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更希望马加爵能度过这一难关!”。我说同志哥,你对一个无端杀害 四位同学的刽子手却如此情同手足,你为何不对同是靠助学贷款来维持学业的四位贫困被害学生也发点怜悯之心!他们父母的丧子之心又有谁为他们安慰?这些话无疑是给人家流血的伤口上又撒上一把盐。
同样我也不赞成把造成马加爵杀人的动机归咨于社会。我们的社会少不了会出现犯罪,任何国家和地区也少不了因性格原因和心理缺陷导致的犯罪。就是连美国自我标榜为高度文明的国度里,不也经常发生连环枪杀人事件吗,在日本不也发生邪教在地铁毒杀大量平民的事件吗。对待这样的社会问题,解决方式是多样的,但其思维路径的核心应该是法治精神和理性精神。我赞成针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也赞成对马加爵杀人案进行理性反思,但把“同情”马加爵的“合理性”上升到社会舆论的一种无意识状态,其实正说明了社会中流行着一种极为不正常的“失重”心理,而这种“失重”心理恰恰是最危险根源。
不难看出,马加爵之所以杀人是其性格孤僻所致,而这种变态性格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跟身边人对他缺乏足够的关心有关。据悉,案发后,云南警方找到马加爵的笔记本,按上面的叙述,马加爵15岁的时候,听见父母争吵,就想把父亲杀死,并且还自我分析,如果15岁杀死父亲,要判10年,这样刑满释放时就25岁了,不划算。还有,马加爵在三亚写给他家人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因为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了,我知道在父母的心中,无论我长得有多高、有多大,我始终是小时候的‘十二’。但是我真的变了很多很多,一个人从思想上变坏是不可救药的了。”一个在家长、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凶残的杀手,是个令人惋惜的结局,而家长和老师往往看到的是他的学习成绩,恰恰是他学习成绩的“俊”掩盖了其思想道德的“丑”。
应该说马加爵内心是极端残忍和自私的。说他残忍,通过他一天杀一人的作案过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工具“一锤定音”,比掐死一只蚂蚁还容易,却还能平静地三个晚上与尸体“共眠”。说他自私,他全然不顾父母亲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没有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业,使父母的晚年生活能过得好一些,他给父母的“报答”就是现在的无限悲伤和悔恨。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待马加爵的将是公正严肃的法律审判,估计届时将公开审理和现场直播,这正好给了他的辩护律师一个极佳的舞台展示自己,输赢都不重要,只要在全国人民面前露露脸,目的就达到了。
匡正压邪,应该是具有正义感青年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切莫因自己一时性起,为丑恶和凶残唱赞歌。